2025年7月24日 星期四

nothing sadder than a glass of wine alone

被原始叢林圍繞的漆黑荒島上,靠近港邊,勉強可說是街道的柏油路邊,摸黑蹲下來脫泳褲。路燈照過來,我屁股竟然白得發光。慌慌借用水管,好怕對面看起來不知道到底有沒有人住的宅院裡,有人衝出來,看見我們露天洗澡。光溜溜的白帶魚。


「你以為自己是螢火蟲喔。」睎睎聽到這段,笑出來。


光速洗完,清清爽爽,往更闃黑的岸邊走,大船貨櫃和更遠的整片山林,在黑暗中形成模糊的輪廓,護衛我,在無光的時刻,走回船上。沒幾步路,水手獅子急急追過來,「剛剛不是叫你把肥皂留下來嗎!」好好笑。這大概是我輩子洗澡洗得最難忘的其中一次了。


和這些有情有義,相當世俗社會化的哥哥們、自然系男女們相處。很快樂。我好幸福。
.
.
.
帶在身上的小說,恰好是主角因戰爭災禍、四處航海流浪的故事。像松鼠又像花豹的朋說,他在學校演憨第德。我這才注意到伏爾泰的小說。觀念小說、哲學小說,和二十世紀沙特的作品有類似調調,怎麼透過故事和人物、對白,辯證突顯出某些哲學思想與世界觀、形上學主張。非常喜歡。也許我適合寫這類東西,除了魔幻寫實、歷史小說之外,這會是我的路線;十年二十年之後。Voltaire作品,供聞香一兩段。


「他要找一個誠實的人跟他作伴,他出旅費和一切必需用度,但那個人必須最厭惡他的生活狀態,必須是全省最不幸的人。結果申請的人一個船隊也容納不了。(略)最後他決定選一個在阿姆斯特丹書店裡做了十年事的窮學者。他認為世界上再也沒有一個職業比這種工作更可厭了。」


1759年百科全書派寫出來的社會側面。怎麼有辦法,怎麼有可能,兩三百年後的今天也是一樣可悲呢。我想到ㄐㄍ整理過的資料,近幾年人文社科學者密集過世,「死掉的那幾個湊起來可以創一個系了呢」,過勞、求職不易、文科於社會無用無產值,種種悲涼。在小說裡讀到,荒唐得使人發笑。


「到處都是弱者恨強者,而弱者在強者面前又卑躬屈膝,強者則把他們當作牛馬,用他們的血肉皮毛換錢,一百萬有編制的殺人兇手橫掃歐洲每個角落,有組織的拚命幹殺人搶劫的勾當來求取生活,因為對他們來說,沒有其他更適合的工作方式;在那似乎享受著和平,藝術發達的城市裡,則嫉妒,顧慮與焦急對人的吞食比整個城市被圍攻的時候還厲害。私底下裡的憂愁比共同的災難更可怕。總之一句話,我看得太多,受的苦太多,以至於我變成了一個摩尼教徒。」


上面是Candide, ou l'Optimisme。掩卷之際,我覺得這是我最喜歡的短篇了。然後繼續看Zadig,媽呀,那又變成我最新的排行榜第一。智慧正直善良的主角,因為旁人一連串妒意、對權貴的執迷、對土地財寶的掠奪,凡俗自私,使他先得到天堂般的敬重,突然又墮入地獄般的追殺,淪為最聰明的奴隸,逃命顛簸。好人沒有好運,沒有好生活和好的愛情,莫名共鳴。可是可是,我不確定自己比較想要當Zadig,或是蒙面躺在水邊,在地上寫著心願的后女Astarté,巴比倫女人。


孟祥森和梁祥美的翻譯,值得拍拍手。我適應早期譯本,也很喜歡讀老老的西文經典作品,比起當代華文。跟我喜歡陳小霞類似吧,侏儸紀等級的喜好。

Loneliness is not a waste of anybody's time, but a treasure for people to understand the time. 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