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年1月18日 星期四

相見恨晚

前衛出版的《台灣作家全集》作為我認識台灣文學的入門,我只有四個字好說:相見恨晚。

這樣精彩的台灣文學,卻是如此的不被認識!大概因為黨國遺毒的「國文」課裡不收錄這些作品吧。何謂「國文」和「國語」、字詞的生成脈絡和意義為何、文學發展如何受政治和歷史文化影響,上述主題在台灣文學研究裡有專業又龐雜的討論。老實說,我是天真的門外漢,或許不適合多談,我只打算紀錄個人素樸的閱讀感受。

生於日本時代的台灣早期作家,間接透過日本接觸西方文學,受西方經典影響的影子約略可見。(嗚,我不是頂專業,但編輯在緒言裡也都這麼寫了。)敘事有隨意識流動的現代筆法、或者前後時序跳接,人稱觀點設定也很靈活,總之我讀來很喜歡。我感覺這些前輩的文字沒有張愛玲或朱家姊妹之流的詞藻華麗,但他們字辭典雅、真摯深刻。於我而言,台灣文學最觸動我的是:我身上某種關乎階級和出生背景的鄉愁,似乎得到了釋放。

小時候讀龍應台、余光中等偏中國作品,我喜歡被他們的文字包圍。但是漸漸長大成熟,慢慢建立起獨立意識,我開始感到困惑:為什麼在這些書寫裡找不到我阿公阿嬤的身影?種田做工、養雞吃檳榔的人就不值得為他打造故事嗎?外婆家住濁水溪旁,可我也沒讀過任何一篇作品提及這條溪河。我爸在雞場豬場工作,聽他說過客人喝農藥自殺、破產被黑道追債;難道沒有任何一支作家的筆為這類悲苦喜樂而寫嗎?我絲毫無法在文學裡找到家人和故鄉,我的出身無文字可供投射。

我始終不明白,也暗暗立下替他們說故事的心願。

這次,啟程探索台灣文學,我才發現原來早有人做了!只是我懂的太少因而不認識。我相信過往埋首考試,閱讀量太少是很大的主因(感覺很對不起諸位前輩)。我的處境似乎可以這麼類比:我想蓋一間房子,還在構思藍圖時,卻發現先驅者老早造起了莊園,且與我夢想中的那幢並無二致。我翻開台灣文學,意外看見企盼已久的風景,而莊園就在叢叢密林的陰影之後。

這就是我期許自己能煉造出來的文字,有了更清晰的榜樣,就得更加勤奮。